正在阅读:黄冈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观察
分享文章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本地资讯 / 黄州资讯 / 正文

20200330170838_0973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黄冈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观察

转载 郝诗光2020/11/29 11:36:52 发布 来源:黄冈党旗红 作者: 31301 阅读 0 评论 31 点赞

“三无”小区数量大、物业服务跟不上、私搭滥建乱占、环境脏乱差、业委会难成立、基层自治乏力……

2019年,黄冈全市城镇化率达48.02%,但由于历史沉积、管理乏力和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,这些影响千家万户生活质量的“小区杂症”,如潜藏于“城市肌肤”中的芒刺。

芒刺不除,城市隐痛犹在,社会隐患频显。尤其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痛感愈加明显和强烈。但如何“拔刺”?不能盲目搞“一刀切”,更不可急攻猛药。

痛定思痛,认真研判后,黄冈市委下定决心,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,用党建“绣花针”,除“城市肌肤”之刺。

一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“攻坚战”,在黄冈市全面打响。

锚定主战略
高位部署推进小区治理攻坚战

所谓“攻坚”,无异于对战博弈。不仅要确立作战方略,还须稳固己方阵地,健全作战体系,配强指战人员,进而从思想上、组织上、行动上形成统一,凝聚最强战力。

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攻坚,亦是如此。

书记领衔 四级联动

“以党组织建设为统领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,构建党建引领、多元共治的小区治理格局。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明确攻坚方略,领衔推进,组织专题调研,开展专题部署——黄冈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攻坚“作战图”“远景书”逐步明晰:

——探索人文化、智能化服务模式,建立法治化、精细化的治理体系,把小区打造成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“桃花源”。

——抓实小区治理这个最基础的工作,通过一个个小区的改造提升,逐步达到优化城市治理、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。

——对小区存在的问题做一次系统的“整容大手术”,将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
纲举目张,蹄疾步稳。5月,黄冈在全省市州率先出台《关于加强城乡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意见》,成立市区小区治理协调委员会,组建工作专班,随后印发《黄冈市区小区治理问题任务清单》,锁定小区治理体系等6个方面21个具体问题……

实行挂图作战、销号管理的同时,黄冈全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、市县街区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,实现上下联动,整体推进。

直面问题 剑指“顽疾”

“要打通痛点、堵点、盲点,补齐短板。”决定小区治理成败的关键,正如刘雪荣所强调的:着力解决小区治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。

那么,矛盾和问题到底有哪些?如何破题?

治理体系不健全、基础设施不完善、环境卫生脏乱差、公共服务不配套、执法监管不到位、权益保障不充分,针对经过深度调研剖析得出的这6大方面的问题,黄冈市委坚定亮剑,果断提出应对之举:

 ——构建在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业委会自治作用、物业企业服务作用和居民主体作用的小区治理体系。

——实施“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行动计划”,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69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。

——把小区居民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要任务,加大小区环卫保洁投入,推动职能部门及时执法。

——推进文化诗词、电影戏曲、全民阅读、科普教育、家庭医生进小区,每500户住户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。

——推进行业监管进小区,加快市区不动产遗留问题登记处理;做实市区物业管理协会,实行黑名单制度;建立“小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综合执法机制。

——聚焦居民和物业间“权利失衡”问题,居民与居民间“纠纷失管”问题,完善对话协商机制、矛盾纠纷调处机制、小区事务公开机制。

瞄准主要矛盾,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,以问题为导向,各地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,紧锣密鼓部署开展工作。

筑牢阵地 织密体系

“党建引领小区治理,关键在党建,核心在引领。”黄冈市委副书记、组织部部长赵斌表示,抓党建引领,首要是把小区党组织全面建起来。

过去,基层治理的重心在社区。把党组织建在小区,是疫情防控中形成的经验。黄冈市委在推广经验基础上,集中3个月时间,推动小区党组织全覆盖。

优化小区布局,是一项基础性工作,尤其对街区、城中村垸组片区而言,过去没有“小区”的地域概念。因此,黄冈市委明确“地域相邻、便于管理、规模适中”原则,300-500户或1000人左右标准;各地通过合理划分小区,推动基层党建、综合治理、文明创建、社会保障“多网合一”。

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,是攻坚决胜的战略基础。黄冈市委统一将疫情期间组建的小区临时党组织,转化为功能型党组织,把党小组建在楼栋、把党员中心户亮在单元,由此健全“社区党组织+小区党支部+楼栋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”四级组织架构。

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带头人,一大批攻坚“指战员”在小区集结。各地把业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和各类社会组织、志愿服务团队的优秀党员代表,推选进小区党组织班子。与此同时,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担任居住地小区党组织书记,建立小区党组织书记定期培训制度,提升带头人队伍素质。

 “通过织密建强城乡基层组织体系,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,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,借‘疫情’大考推动基层‘大治’。”在黄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雷兴威看来,党建引领小区治理,不仅是疫情防控中的“应急之举”,更是事关基层基础的“谋远之策”。

把小区党组织全面建起来,让党员干部常态化沉下去,把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出来……这是战前动员,更是组织征召,战略部署。

冲锋号起,战鼓声声。在市委统一领导下,各级组织部门动真情、谋长远、解难题,全市党员干部担使命、沉一线、做实功。

经过努力实践,黄冈市3076个居民小区(片区)重新整合为2230个小区(网格、片区、街区),100%组建了小区功能型党组织。1.6万名下沉党员兼任楼栋长、党小组长。

挺起主心骨

构建小区“四位一体”治理体系

如果说,组织体系是小区治理攻坚之基,治理体系就是攻坚决胜之器。

有了党组织,小区就有了主心骨。无论是小区多年未决的难事,还是居民遇到的难题,反映出来有党组织管,解决起来有党组织牵头,实施过程中有党员出力。

以党组织为引领,各地建立“小区党组织+业主委员会+物业企业+小区业主”的“四位一体”治理体系,曾经“看得见的管不着,管得着的看不见”的小区治理难题,逐渐开始破题消解。

小区要变好 支部很重要

“用‘翻天覆地’这个词,都不够形容我们酱品厂的变化。”11月19日,71岁的老党员、小区党支部书记吴国平向记者分享着自豪与喜悦。

很难想象,几个月前,这里还是一个乱得“脚都迈不开”,破得让“相亲对象觉得掉价”的地方。而如今,有客人来小区串门,经常会纳闷:是不是走过了地方?

这个路面刷黑,墙面整洁,绿化美观,还装有健身器材的地方,曾是武穴“环境最差”的小区之一。

酱品厂小区是武穴市东新村社区的一个典型的“三无”小区,建造于1999年底。里面住着8栋224户居民,其中有下岗工人、进城务工者、小商贩等,大家互不熟悉,小区没有物业,环境卫生无人管理。

多年来,吴国平一直不甘心小区脏乱差的现状。很多次他想站出来,带领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,但响应者寥寥,甚至有人说风凉话。

今年5月,小区党支部成立,大家推选吴国平为支部书记。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,也是他多年夙愿——小区改造。

和以往不同,这一次,有了市级项目支持。更重要的是,小区有了党组织,吴国平以党组织书记的身份出面协调小区改造施工中的难事,就顺理成章、理直气壮得多了。

拆违建、拆太阳能热水器、封减小区出口,件件都是事关居民切身利益,但又涉及小区改造规划,利于开展疫情防控的大事。吴国平和支部党员们上门做工作,带头作表率,尽管也遇到一些波折,但最终都顺利解决了。

项目如期推进,环境明显改善了,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。小区党支部顺势成立了“红色管家”队伍,由党员和居民代表带头,参与到小区各项服务中。

小区60多岁的老党员黄和平,无偿拿出自家车库,作为小区党支部的活动场所。如此一来,小区党组织有了固定的阵地。而随着小区改造成效的显现,吴国平发现,支部的威信在提升,说话有人听,做事有人跟了。

        眼下,吴国平正筹备组建小区业委会,组织发动小区居民自发筹集资金,暂按每户每年60元标准,集中开展物业管理。

“多退少补,支出透明。”吴国平很欣慰,因为这个收费方案,大伙都很认可。

在武穴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王光华看来,通过开展小区改造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,增加城市“烟火气”,把小区打造成居民依恋的精神家园,正是小区治理的应有之义。

成立业委会,破解“死循环”

11月16日,是麻城市鼓楼街道第四网格格林国际城“具有历史意义”的一天,也是业主们期盼已久的日子——这一天,全新改造的水管管网正式启用试水,大家马上就要告别“吃锈水”的日子了。

2014年,格林国际城交付后,因为开发商使用的水管材质不过关,逐渐暴露饮用水问题。业主们想了很多办法,但是要彻底解决,一缺政策,二需资金。

长期以来,这一揪心事成了“死循环”——要改善水质,必须改造水管;要改造水管,必须经业委会同意,使用房屋维修基金。然而,成立业委会需要大多数业主同意,这事没人牵头,根本成立不起来。

今年4月,格林国际城小区综合党支部成立,谢炳铭任支部书记。“解决问题的关键,在于业主委员会!”谢炳铭带领支部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,挨个联系已经未居住在小区的业主,终于在5月份组织成立了业委会,谢炳铭任业委会副主任。

在小区党支部的协调下,业委会、物业、开发商、自来水厂等多方举行座谈,一同商讨解决办法。

与此同时,下沉社区的住建局发挥职能优势,在政策上、技术上进行指导。不到1个月时间,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,从有到成。

“业委会最贴近小区业主,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自治作用,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题时,便有了有力的实施主体。”麻城市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叶旭说。

党组织搭台 物业服务优

“做好小区居民服务,是物业安身立命的本钱。”浠水县上海花园小区物业法人代表孙俊刚说,“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物业才能提供更多延伸服务,把服务做得更全面。”

上海花园小区共有1602户、常住人口4000人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孙俊刚主动带领员工24小时值守,为小区居民筑起了严密的防线。

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,结合“家门口服务”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契机,浠水县积极打造“红色物业”,探索形成了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阵地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服务共担模式。

2020年6月,上海花园小区成立党支部。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,孙俊刚当选为支部书记。身兼两职的他,正着力把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统筹起来,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

作为小区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物业服务的好坏,居民感受最直接。如何持续深入推进党领导下的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“三方联动”机制,黄冈市进行了积极探索。

在黄州区,区委出面引进物业行业龙头企业——成都金房物业公司,目前已与30多个小区签约。根据约定,金房物业承诺3个月不收取物业费,自费开展前期投入,实施标准化、专业化物业运作管理。

麻城市优先选聘党组织健全、管理规范、信用评级高的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小区,推进物业公司党组织书记进入小区(社区)党组织任职,探索建立了物业公司与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之间的正向协调机制。

小区是我家 治理靠大家

为激发居民主体作用,黄冈提出引导居民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,营造向上向善、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。

黄州区秉承“群众靠发动,发动靠活动”理念,创新“黄州好邻居”工作法,实施以社会组织活动、志愿服务活动和小区群众性活动等三项活动为载体的“下楼行动”,引导居民在活动中增进相互了解、融洽邻里关系。

谈到“好邻居”工作法的理念,黄州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雷洪说:“通过让居民跟好邻居做好朋友,找回传统文化里的邻里之情,让居民关系更为和谐。”

这一理念,在黄州区江岸名都小区得到充分体现。

江岸名都小区是知名“网红小区”。记者采访期间,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。在党支部带领下,小区几乎每周都有活动,邻里关系十分融洽。

“通过办活动,让小区居民走出家门,互相熟悉,建立感情。”小区党支部书记郝诗光介绍说,小区里能人、牛人很多,但需要给予组织和平台,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聪明才智和能力特长。

让郝诗光自豪的是,“小区里什么样的能人都有”。疫情期间,小区业主自主研发一款“打卡”软件,进出小区通过软件记录,党员服务时长、居民流动管理等等,一目了然。

“远亲不如近邻,近邻不如对门,对面不如朋友。”小区居民沈晓琳和蒋燕经常一个上白班、一个上夜班。成为好邻居后,她们互留了一把对方家门钥匙,约定互相帮助喂养宠物。

下沉党员邓晓云利用专业优势,每周二免费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亲子关系咨询。小区还设立了“好人榜”,定期发布好人好事,最小的上榜者只有9岁。

小区好不好,居民最有发言权。“我们小区邻里关系,居民跟物业和业委会关系非常和睦,有问题大家在一起商量,很快就能得到解决,都非常好。”小区居民赵彩华自豪地说。

而在武穴御江半岛小区,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成介绍,尽管作为新小区目前只入住200多户,但人气相当旺。

在社区引导、开发商支持、物业服务下,小区建成了条件优越的小区党组织活动场所,并且集成了健身房、舞蹈房、四点半学校、国学讲堂、图书室、幼儿活动室、理疗按摩中心等等于一体的公益活动场所,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远近的舞蹈队、曲艺队等慕名而来,有力提升了小区文化文艺氛围。

聚焦主攻点
着力补足小区治理短板

小区治理,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。而从社区到小区,从“最后一公里”向“最后一百米”,不简单是地理概念的区别,其间面临的诉求更多样,情况更复杂,相应对工作的要求也更细致。

因此,黄冈市委突出主攻点、集中攻坚,着力推动政策、项目、资金向下聚拢,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,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,集中破解小区“老大难”的问题,让群众从中感受到变化、看得见实效。

硬件大提升 旧貌焕新颜

“青砖湖小区,将告别年年雨季被淹的历史了。”在黄州区青砖湖公园小区,正在装修的小区党支部活动室里,社区党组织书记舒文江欣慰地告诉记者,眼下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,一举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。

青砖湖公园小区原本由5家单位型宿舍小区组成。在划入同一个网格小区后,5家单位各推选一名“有威望、说话算得上数”的党员,组建成立小区综合党支部。

随后,社区按照“地域相邻、便于管理、规模适中”原则,由支部牵头推动,打通5家单位间的围墙,整合为一个小区——青砖湖公园小区。

如今的小区,不光开敞通透,小区改造工程也在整体规划、同步推进。舒文江告诉记者,因为紧邻青砖湖,加上地势较低,多年来,一到雨季,居民们便饱受水淹之苦。借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,加上综合党支部成立,小区有资金,更有人来牵头干事了。

记者在小区看到,小区临湖一侧,不仅修上防水墙,还高标准建了两个集水池。舒文江欣慰地说:“相信明年夏天可以经受检验,小区再也不怕水淹了。”

 健全完善小区基础设施,是黄冈市委下决心补足的短板。为此,黄冈启动市区老旧小区改造5年行动计划,通过政府主导、居民主体、属地管理、先急后缓,力争到2025年全面完成市区老旧小区改造。

在具体推进中,黄冈市重点实施水、电、路、气、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的建设改造,规划实施小区房屋安全、公共区域修缮和立面整治,配套居民休闲广场、停车位、消防通道、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。

与市区同步,各县市区也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。

 

浠水县粮食局小区原是一个单位型小区,因为效益不好,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维护。久而久之,两栋居民楼之间的空地成了垃圾堆,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。

今年成立小区党支部后,党支部联系社区,结合老旧小区改造,通过社区自筹、上级拨款等多方筹措,共投入25万元用于院内环境改造。自6月开始协商,小区征求居民意见,7月开始施工,于10月20日完工。

如今的粮食局小区,从原来的脏乱差变为干净整洁的活动场。活动场旁一个空闲的旧仓库也被改造成“家门口服务”阵地,每晚都有居民在广场上跳舞,在活动室里打扑克下棋。

居民陈曙烈告诉记者:“环境变好了,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。以前大家回来都是直接回家,把家门一锁。现在回来了还可以在楼下活动活动,大家都特别高兴,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也变高了。”

党员沉下去 干群亲起来

“平战结合、常态长效,党员干部要主动及时向居住地小区党组织报到,接受小区党组织统一调配和管理”——这是黄冈市委对党员干部的要求。

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常态化,极大地增强了社区的力量,将社区治理触角延伸到了小区的每个角落,解决许多过去想解决没能解决的矛盾堵点,大大提升了居民满意度。

“以前,靠社区10来个人服务2万多人,忙得焦头烂额不说,群众满意度也不高。”麻城市南湖街道万家堰社区党委书记胡朝文说。

万家堰社区位于麻城市城乡结合部,下辖3个小区、16个村,2.5万多人。长期以来,各小区电瓶车乱停乱放、随意充电屡禁不止,安全隐患极大,是居民的一块心病。

党员“双报到”后,万家堰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3个小区(网格),每个小区(网格)都成立了党支部和业委会,楼栋还成立了党小组。党支部成立后,一方面发布公告并发动下沉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,一方面联系公安消防,对屡劝不改的居民拉闸限电。“我们还协调物业引进了第三方公司,为每个小区增加了电瓶车停车位和充电桩。”胡朝文说,“现在,乱停乱放、随意充电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。”

“盼了15年的证,终于拿到手了!”红安县城关镇南门岗社区光明小区居民周建文激动地说。11月24日,在城关镇召开的小区党支部“为民解难 为民解困”工作推进会上,光明小区的8名居民代表拿到了暌违15年的不动产证。至此,小区95户居民的117本不动产证全部办理到位。

红安县城关镇南门岗社区教场岗南网格光明小区建于2004年,由于房产开发公司和银行之间的经济纠纷,十几年来,小区居民的不动产证一直办不下来。小区居民成立了维权小组,多次组织上访,有的甚至找到县委主要领导反应问题,却依然得不到妥善解决。

3月27日,教场岗南小区党支部成立。了解情况后,党支部决定,必须将这块“硬骨头”啃下来。

在支部书记鄢艳兵的带领下,光明小区组建工作专班。自5月中旬至7月下旬,连续2个多月,专班一帮人顶着高温,奔波于开发公司和银行之间,反复沟通协调。“经多方努力,银行最终同意将开发公司抵押的土地总证暂时拿出来,供小区居民办证。”光明小区二栋楼栋长、党员戴业华说。

“以前有事找县长,现在找楼栋党小组长;以前找县委书记,现在找小区书记。”如今,老百姓有诉求,身边就能找到人,一些居民家门口的矛盾不出小区就能解决。如小区党支部解决不了的问题,可以提交至社区党委;社区党委还解决不了的,社区“大党委”负责兜底——三重保障绝大部分矛盾化解在社区,实现“小事不出楼栋、小区,大事不出社区”。

执法进小区,服务 “零距离”

小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、最末梢神经。随着城市住宅小区规模和数量的急剧增加,其在治理中暴露出的利益盘根错节、多头管理、“九龙治水”现象日益凸显。

如何破题?黄冈市委推动整合公安、司法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应急管理、市场监管、城管等执法力量,依法组建街道(乡镇)综合执法队伍,在小区内建立信息公示牌、设立执法热线,实现“小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。

综合执法进小区,是黄冈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又一创新举措。街道执法队伍的组建、综合执法力量的下沉,迅速将以往小区里社区没有权限管、群众反映突出的事情管了起来。

“倡议市民朋友规范使用‘综合执法通’应用,对小区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反馈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”11月19日,在麻城市综合执法进小区现场推进会上,麻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宣读了《关于推广“综合执法通”应用平台的倡议书》。

“‘综合执法通’应用首批上线了9个服务事项,涉及公安局、城市管理执法局等4个单位。”麻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阜乔介绍,“居民只需动动手指,就能将身边的违法行为上报给对应的执法部门。原则上,执法部门受理后7个工作日之内必须办结。”

利用信息化手段,推进社区(小区)党建、政务、服务“多务合一”“一网通办”的不只有麻城。

浠水县在全市率先开发上线“家门口服务”APP,群众有需求可以在APP里实时“点单”,小区党支部接单后,根据在岗党员实际进行“派单”,由“接单”党员前去解决,实现了“群众点单、支部派单、党员接单”的“家门口服务”模式。

“作为新事物,推广这一APP实际应用曾经历过阵痛。但是从目前和长远看,它经受了实践检验,得到了群众认可。”浠水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洪翔告诉记者,“家门口服务”刚上线时,接受的人并不多。但随着其作用的发挥,群众发现,扫描浠水的大街小巷的“家门口服务”二维码“下单”,反映情况还真的有用!而党员通过接单,也能服务群众,并且得到积分奖励。

红安县将各类服务和党员下沉社区结合起来,推出“小区微服务”网络平台,赋予平台工作纪实、活动发起、评价反馈、计时提醒等功能,让每名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干有记录、做有计时、干有评价。

“平台推出一个多月,已经有5100多名党员注册。”红安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、工会主席张朝红介绍,“在平台后台,县委组织部可以对每名党员下沉社区时长、参与社区服务、居民满意程度等情况进行实时察看,以确保他们下得下去、沉得到底,真正做到服务群众‘零距离’。”

唱响主旋律
让居民持续获得“稳稳的幸福”

新时代党建引领小区治理,既要立足当前,解决居民反映强烈、“火烧眉毛”的具体问题,更要着眼长远,建立长效机制,让居民持续获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事实证明,黄冈在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攻坚战中,取得了一系列满足当前,利于长远的战果。

数据为证,基层党建进一步巩固

黄冈小区治理获得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?这是一组有说服力的数字:

——组建社区“大党委”171个、小区功能型综合党组织3076个、组建楼栋党小组1.6万多个,选任“两长四员”10万余人,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、全面覆盖。

——1267个小区解决了开发商配套小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欠账问题,建立起小区党群服务站,议事有场所。

——新组建、调整业主委员会1603个,业委会组建率从疫情前的23.8%提高至71.9%;80%以上的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过半,3500多名在职党员进入小区业委会。

——1863个小区实现物业服务企业、占83.54%。依托市县住建部门成立11个物业服务行业党委,在272家具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。

——成立治安巡逻、文化体育、环境保护等各类小区志愿服务小分队超过3000个,推动14.8万在职党员下沉小区。

——2020年开工改造小区153个,分10大片区和66个小区进行,预计投入资金2亿元,改造户数13000余户,改造面积110万平方米,受益群众近20万人。

数据的背后,是面貌大改变、硬件大提升、基础更牢固,老百姓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强,是朝着“把小区打造成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‘桃花源’”步步靠近。

规范示范 工作探索进一步推进

“就在你们来采访的这几天,市里通过了4份关于小区治理的文件。”11月19日,在黄州区翡翠一品小区,小区党支部书记段焱山告诉记者,他以本小区为样本,经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总结,牵头起草了多个文件。

这些文件包括《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管理办法》《物业服务管理办法》《小区车库车位规划建议和使用管理指导意见》《小区微信群管理办法》等等。

可以预见,这一揽子《意见》和《办法》在市级层面正式发布,对当下开展小区治理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。

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作为目前黄冈市区规模最大的新建小区,翡翠一品小区党支部着力创新模式,志在打造治理样板。

早在疫情期间,建立小区防控简讯每日通报制(微信),组织编辑了市区第一本小区抗疫战记(微信汇编),先后组织20多次专题协商、座谈,协调推进小区物业费清缴、车库车位治理、小区违建整治及小区微信群管理等难点问题。

这一系列规范化的小区工作理念和办法,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,得到进一步延续和深化。

与此同时,全市各地加强探索,制定小区业委会管理办法,规范业委会运行,制定居民公约,进一步完善了联系业主、公共议事、信息公开、矛盾化解等制度机制,统筹小区公共资源的管理、使用和经营,协调、维护业主权益。

而在破解服务服务瓶颈上,黄冈制定了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办法、完善等级标准,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“黑名单”制度,全面加强红色物业管理。在此基础上,通过规范提升一批、招聘选聘一批、联片接管一批、公益自助一批,逐步提升物业服务覆盖。

有了舞台 党员活力进一步激发

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,这句话在小区治理中得到很好体现。

参与小区治理的党员,具有身份的多样性。他们既是参与者,也是受益者。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,拥有幸福感、获得感的不仅是普通群众,还有身在其中的党员干部。

“开展小区治理,的确是做成了许多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,或是想做又做不到的事。”记者采访各级组织部门负责同志时多次听到类似由衷感叹,其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
的确,小区治理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和变化,居民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这一方面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,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这项工作抓到点子上,落到了实在的地方。

而在党建引领下,一大批热心公益、党性坚定的党员,尤其是退休老党员,拥有了参与小区治理、服务基层群众的舞台,着让他们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,活力得到充分迸发。

在红安铜锣湾小区,老党员刘汉辉放弃退休返聘的工作和经济待遇,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,和退休党员黄学勤“搭班子”,组建业委会,引进新物业企业,并牵头为200多户居民办下了不动产证。这个红安最大的“万人小区”,从矛盾频发的上访高发地,成为了安定和谐的模范小区,写下了从“乱”到“治”的佳话。

“有正能量的事,我都愿意干。”在浠水上海花园小区,退休党员钱旭东第一个到社区报到,并担任楼栋长。作为医院退休返聘专家,每天上午到医院坐诊,下午回到小区“找事做”。在他的带动下,一批党员群众踊跃加入志愿服务和小区自治的队伍中来。

在小区治理主战场,更多的刘汉辉、黄学勤、钱旭东们,活跃在为民服务、政策宣讲、矛盾调解等一线,持续奉献着党员的担当与热度。

正如那句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——这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土地上,一幅勠力同心,攻坚克难,共建温馨家园的动人图景,仍在时刻在书写。

已有0人点赞

微信图片_20200513084817.jp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